by 丹尼爾‧席格(DanielJ. Siegel, M.D.);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Bryson, Ph.D.) · 2023
ISBN: 6269767946 9786269767946
Category: Family & Relationships / Parenting / General
Page count: 242
<p>腦科學教養經典、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最新力作</p><p>你陪伴孩子的方式,決定孩子大腦的發展!</p><p>掌握安定四要素 X 九個具體的陪伴策略</p><p> </p><p>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懂得「陪伴」的父母!</p><p>當生活愈紛亂忙碌,我們更需要瞭解「陪伴」孩子的內涵與方法</p><p> </p><p>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wbr>楊俐容(心理教育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專文推薦</p><p>尚瑞君(暢銷作家、講師)、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wbr>留佩萱 (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wbr>聯合推薦</p><p> </p><p>天下的父母無不希望孩子學業成功,具有領導能力、良好人際關係。<wbr>但是,孩子在生命中最需要大人幫助的是什麼?</p><p> </p><p>● 陪伴,最簡單且有效的教養基本原則</p><p>本書以腦科學觀點出發,鼓勵所有的爸爸媽媽,<wbr>別再擔心教養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確,<wbr>父母能為孩子做到且最有助益的一件事,就是:陪伴孩子。</p><p>現代父母飽受忙碌的工作行程和數位科技生活干擾,<wbr>教養孩子也變成格外有挑戰的任務。丹尼爾‧席格醫生和蒂娜‧<wbr>佩恩‧布萊森博士指出,<wbr>長期的兒童發展研究與最新腦科學成果都證明,<wbr>孩子得到可靠且合乎期待的照顧,就能保有面對逆境的韌性。此外,<wbr>陪伴還可以優化孩子的自我意識、人際關係品質、學業及職業成就。</p><p> </p><p>● 讓孩子擁有安全依附</p><p>父母和孩子的互動關係,會形塑孩子腦部的生理結構,<wbr>進而影響他的心智運作。作者清楚說明親子關係的四種依附類型,<wbr>更提供父母具體、循序漸進的做法,用「安定四要素」<wbr>幫助孩子內在健康發展:</p><p>(1)安全(safe)——讓孩子覺得在身體、<wbr>情感和人際關係三方面都得到保護;</p><p>(2)被看到(seen)——讓孩子曉得父母在乎他們的感受、<wbr>關心他們的想法;</p><p>(3)得到安慰(soothed)——<wbr>孩子知道痛苦難過的時候你會在旁陪伴;</p><p>(4)安穩(secure)——依據上述的三個要素,<wbr>孩子相信父母會提供可靠有效的協助,讓他們活在世上感到「自在」<wbr>,並且學著自己找回安全、被看到而且安撫。</p><p> </p><p>● 幫助父母回溯個人經驗、邁向理想互動</p><p>為什麼有些父母懂得陪伴孩子,有些父母卻無法好好陪伴?<wbr>兩位作者提出,陪伴,取決於父母自己的家庭背景與依附關係。</p><p>你沒辦法改變小時候是如何被父母對待,但是,<wbr>你有辦法改變你和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wbr>這一切正是因為我們的腦神經迴路可以重塑。</p><p>本書邀請父母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透過具體的問題,<wbr>反思自己的童年依附模式,從中理解如何調整與孩子的相處。</p><p> </p><p>陪伴,就是大人能與孩子同在也同心。父母知道如何安撫、<wbr>管教孩子或與孩子爭論,就無須擔心相處中會犯錯;<wbr>親子關係即使受損就努力修補,<wbr>如此孩子能夠發展出強大的內在力量,在人生中獲得成功幸福。<wbr>父母給孩子的禮物,還有什麼比這更棒呢?</p><p> </p><p>【本書特色】</p><p>1. 腦科學觀點的基本教養法則:深入淺出教養與大腦的關聯性,<wbr>用依附理論達到身心整合的全腦教養。</p><p>2. 九大明確步驟,建立孩子的安全依附:忙碌的數位時代,<wbr>父母可以依循具體步驟,跟孩子一起練習正向依附,<wbr>幫助他們獲得最佳發展。</p><p>3. 兩大技巧培養大人與小孩的情感能力:以「心智省察」和「<wbr>融貫敘事」,幫助大人和孩子了解自己的內心,<wbr>奠定情緒智能和社會智能。</p><p>4. 40幅生動漫畫情境,解析棘手難題:搭配豐富的個案故事,<wbr>幫助父母融會貫通如何提供孩子安定四要素。</p><p> </p><p>【評論】</p><p><br></p><p>本書將教養關鍵濃縮為「陪伴」這個觀念,與姊妹作《<wbr>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的可讀性與精采度不分軒輊。<wbr>如果能夠合併閱讀、融會貫通,在生活中實際運用,<wbr>那麼你已經取得現代父母四大必修課當中三個課程的學分了。——<wbr>楊俐容(心理教育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p><p><br></p><p>本書告訴父母,你與孩子之間穩固與安全的連結,是孩子健康成長,<wbr>邁向成功與快樂的關鍵。——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wbr>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p><p><br></p><p>本書是重新連結家庭關係的終極指南。<wbr>它因應了現代生活中的教養難題,闡述了簡單的事實:<wbr>孩子在生命中最需要大人幫助的是什麼。——Wendy Mogel 博士,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The Blessing of a B Minus作者</p><p><br></p><p>本書沒有教養魔法,而是直中天下父母的願望:<wbr>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依附的大人。<wbr>席格與布萊森兩位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wbr>做父母的如何讓孩子感到安全、被看到了解,獲得撫慰以及穩固感,<wbr>即使他或她自己的童年缺乏這些。——邁克爾·湯普森博士,《<wbr>撫養該隱》作者</p><p><br></p><p>對於每個渴望自己教養時能更有效、與孩子同在,<wbr>手法可以更簡單完美的父母來說,這是一本必備之書。<wbr>本書說明了每個父母不必要是完美,但是只要陪在孩子身邊,<wbr>並且有意識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就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wbr>不管是現在與將來)。本書提供循序漸進的步驟,<wbr>讓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Harold S. Koplewicz,醫學博士,Child Mind Institute兒童心理研究所所長</p><p><br></p><p>當下此刻的生活節奏,常常讓人覺得養育子女很困難。也因此,<wbr>試著去簡化育兒教養的過程,而不是給自己背上太多的壓力,<wbr>這一點變得更加重要,本書正是要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wbr>關於幫助父母因應孩子的情緒行為,用不同方式來溝通「我懂你」,<wbr>席格與布萊森兩位作者可是大師等級。本書翔實地說明,<wbr>如何讓你的教養更容易、做的更好! ——克里斯汀·卡特博士,Raising Happiness作者</p><p><br></p><p>這是席格與布萊森迄今寫出最棒的一本書,而且內容非常豐富。<wbr>他們基於神經科學研究和對兒童需求的深刻認識,<wbr>將教養智慧提煉成一個深刻的概念:陪伴。它看似普通,<wbr>是最偉大的想法之一,但前提是有人提出、並清楚地闡明。<wbr>最棒的是,兩位作者透過本書先陪伴了讀者。他們了解父母,<wbr>了解他們的恐懼和焦慮、希望和夢想,並提供了簡單之道,<wbr>讓父母可以認識與安撫孩子,提供他們安全與穩固。 ——勞倫斯·J·科恩博士,Playful Parenting作者</p><p><br></p><p>這是一本難得之作,內容如此廣泛且深入,又提供可行的步驟,<wbr>幫助孩子找到成功、自信,並與孩子建立連結。<wbr>本書讓祖魯語問候語“Sawubona”(我看到你了)<wbr>在生活中成真,不斷強調“Ngikhona”(我在這裡),<wbr>這對於親子相連至關重要。——金·約翰·佩恩,Simplici<wbr>ty Parenting作者</p><p><br></p><p>席格與布萊森在本書提供真實生活的個案和……<wbr>處理各種棘手情況的具體建議……那些想尋找可靠研究的父母,<wbr>會發現本書的內容可讀性高,是席格與布萊森又一本力作——《<wbr>書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