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 2023
ISBN: Unavailable
Category: Computers / General
Page count: 60
<p>漁業署養殖漁業組組長陳建佑回顧,上世紀末「狂牛症」<wbr>爆發重挫全球畜牧業的同時,<wbr>也催生出人們以溯源來確保食品安全的概念,<wbr>當消費者可以追蹤到餐桌上食物的上下游生產者資訊後,<wbr>生產者責任就會被重視。因此2000 年歐盟為<br> 首建立起溯源機制,相應形成的就是各種認驗證標章,<wbr>而臺灣也隨之開始跟進,目前政府推動的是「三章一Q」,<wbr>包括了CAS 臺灣優良農產品、TAP 產銷履歷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三種標章,及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配合「食安五環」政策推動十倍查驗及溯源管理,<wbr>漁業署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規定,推動產銷履歷水產品、<wbr>臺灣優良水產品及有機水產品等驗證制度,並建立「<wbr>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基準」,推動養殖水產品產銷履歷制度,<wbr>透過訂定「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aiwa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簡稱TGAP)」作業基準,<wbr>輔導業者生產安全、具可追溯性的水產品。<br> TAP 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方便消費者查閱農漁產與加工品的來源,<wbr>以作為分辨與購買的依據,不僅促進了市場區隔與市場競爭力,<wbr>也促使生產者重視自身的責任,連帶著上下游也將相互督促彼此,<wbr>因此溯源可說是最基礎的功夫,也是後續<br> 要爭取各種認驗證標章的前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