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傳統公共政策書籍的內容,本書除採包含議程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與政策評估等五個階段之傳統公共政策的階段論途徑外,更引進新近發展之理論與議題來強化對於政策各階段的論述。就議程設定而言,分別探討民意、菁英及媒體與公共政策的關聯性;在政策規劃方面,說明菁英規劃與參與規劃的利弊得失,並介紹經濟可欲性與政治可行性分析的實務作法;於政策合法化過程,特別強調民主政治中,國會政治、聯盟建構與操控遊說的立法過程;而政策執行部分,則探討官僚體系之角色與職能、網絡與賽局的互動架構及目前備受關注之政策行銷概念;至於政策評估部分則探討政策評估的類型、要素與方法。本書由海峽兩岸四位教授聯合撰寫,各章內容皆兼顧理論論述與實務個案,不僅可作為大學或研究所公共政策相關領域教科書,也可提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 2023
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公共行政相關系所──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本書從憲政體制、政治思潮談起,進而深入國家資源分配、運作效能和公民參與的關鍵議題。特色在於採用3P架構來進行撰寫,promise為理論基礎或原則,problems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prospects為前瞻性建議。再者,本書以聯合國「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八項條件開展各章撰寫,企圖以知識分子的力量追求國家的「富」與「強」。其次,本書作者包括學術界以及借調政府的教師,授予作者博士學位的國家涵蓋臺灣、日本、美國、英國與德國等五國,此一組成在臺灣學術界中深具特色。最後,全書由同一系所教師共同完成此一「一系一書」的做法,也堪稱「創舉」。
No image available
· 2007
No image available
政策分析是一門結合政治學與經濟學的學科;因此必須有經濟學理論與工具作基礎,更須掌握政策形成,採納,執行,評估與回饋等階段的各項政治影響因素.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融和政治學與經濟學觀點來闡釋政策分析的學術專書,對於公共政策學科提出最新與完整的理論整理與探討.本書內容包括政策分析的定義與內涵,市場與政府的角色與功能,市場與政府失靈的原因;政策目標則包含資源配置效率,所得重分配,社會保險與國家社會永續發展等;政策工具則有利用市場機制,租稅與補助,法規與管制,非市場提供,以及社會保險與永續發展政策等.本書同時深入介紹公共政策的採納與執行,成本效益分析,多屬性效用模型,以及政策分析的展望等;最後提出政策分析的藝術面與技術面之精進與創新思維與建議.本書的涵蓋範圍甚廣,可以作為公共政策,政策分析與政策科學等相關課程最理想的教材,也是有興趣人士進修的最佳讀本.
No image available
· 2010
No image available
· 2010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