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觀察到著作權獨佔言論之本質與資訊流通自由間之衝突,故從歷史角度出發探討著作權制度之誕生原意,嘗試為著作權在憲法上尋得其定位。著作權誕生於君主以之做為管制言論市場手段之背景,著作權法則是為了防止此一現象,透過有限期間之著作權保護,以達到鼓勵研習與創作之目的。因此,著作權為達成鼓勵創新目的之手段,其與言論自由間之調和,應循基本國策限制基本權須符合比例原則之方向處理。透過此一方向檢視,現行著作權法是否對於著作人保護過度,即值深思。 除真實空間的著作權法問題外,本書也分析了網路空間中著作權法所面臨之新問題。網路相較於著作權制度而言,為創作提供了新的誘因,且解除了言論疆域與媒介之限制,挑戰著作權法之執行與管制。我國立法者對於網路資訊自由與著作權之衝突,選擇以緊縮而分放寬之態度處理,其於法理上即較難取得正當性。 購買紙本圖書: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3791
· 2021
一本關於台灣學生在哈佛法學院讀書的紀錄…… 從申請學校、負笈美國、到返鄉繼續投入法律工作,本書紀錄了兩位台灣法律學子,李劍非及黃海寧,各自於2012-2013年及2018-2019在美國哈佛法學院攻讀LL.M.(法學碩士)的留學時光。 兩位台灣律師在這兩段哈佛「取法」之旅的路途上: √體驗了精采的哈佛校園生活 √參與了充滿辯證與思想衝擊的課程 √因大師座談與演講而啟發了人生 √經歷了令人聞風喪膽的課堂抽點與考試 √品嚐了在美國求職、實習的甘苦 √在最高學術殿堂見證了美國當代思潮對於美國普世生活的影響、重要價值的反思 以及最重要的――經歷了哈佛法學院帶給他們的,關於自我定位的重塑。我們如何從被動地由時代賦予我們一個位置,到走向主動地定義我們自己的時代?這本書詳實、真摯地記錄了兩位作者留學哈佛的心路歷程與體悟。 本書亦特別附上作者筆談,討論年輕學子面臨「是否留學?」這個大哉問背後的各種抉擇與考量,以及作者申請美國法學院的珍貴經驗分享,供有志赴美國讀書的讀者參考。 【專序推薦】 *羅昌發/台灣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常任代表 *陳長文/理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人 *伍人英(Mark Wu)/哈佛法學院教授 【名家推薦】 *賴英照/司法院前院長 *林子儀/司法院前大法官、現職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林勤富/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充滿活力、能量、多元、以及作者的內涵與使命感,一步一步帶領讀者品味哈佛法學院兩百多年的歷史源流與智慧累積。透過兩位作者的視野、思辨與洞見,讀者必將於民主法治、社會正義、職涯規畫及高等教育等諸多面向,獲得深刻的啟發。」 *楊岳平/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不只關於出國留學,也關於臺灣法律人如何在國際舞台尋找自我定位。」
裁判時報 .稅捐債務可否繼承 ──評析最高行政法院一○一年度判字第八五七號判決/陳清秀/5 .一般情事變更權利行使之期間 ──評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再字第一八號民事判決/姚志明/16 .公司資本登記之審查及撤銷 ──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二五八號判決 及最高行政法院一○二年度判字第二七○號判決/王志誠、饒桂綾/25 .商標權人以商品單價加倍計算說請求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上字第九七四號民事判決/林洲富/40 .資料未足竟強行鑑定的醫事鑑定機關 ──評析臺灣高等法院一○二年度醫上訴字第一七號刑事判決/鄭逸哲/48 .國際法解釋方法的再檢視 ──國際法院二○一四年南極捕鯨案評析/廖宗聖/54 司法論壇 .檢察官發監執行之受刑人得否聲請提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一○三年度提字第二號刑事裁定評析/劉邦繡/64 .判決確定後移送執行前可否裁定執行羈押/孫啟強/74 .釋字第七二五號解釋:憲法訴訟的第一哩路/李劍非/80 實務法學/李榮耕/89 裁判選輯/103
裁判時報 ‧年終考績丙等之救濟 ──評最高行政法院2015年度8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一)/蕭文生/5 ‧占有連鎖與不當得利 ──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再字第40號民事判決/姚志明/12 ‧由侵害名譽權之案例論侵權行為之違法性與有責性 ──由最高法院一○四年度台上字第二三六五號民事判決談起/葉新民/20 ‧相煎何太急 ──從部分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第288條適用之妥適性談起/姜世明/30 ‧違反新股認購權及備置認股書規定之認股行為效力 ──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492號民事判決/洪秀芬/39 ‧從紅火案看金融犯罪所得及加重要件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792號刑事判決評析/戴銘昇/47 ‧論不正訊問之延續與阻斷效力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非字第212號判決評析/黃翰義/55 司法論壇 ‧公共論壇/場域理論與言論事前許可 ──未竟其功的釋字第734號解釋/李劍非/64 ‧臨時管理人之選任與解任 ──相關判決評析/林銘龍/81 經典裁判 ‧逃漏稅捐犯罪所得發還稅捐國庫 ──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5 StR 371/00譯介/王士帆/98 實務法學 ‧刑事法類/林鈺雄、王士帆/106 裁判選輯 ‧公法/123 ‧民法/128 ‧商法/133
裁判時報 ‧不動產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最高法院一○四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二號民事判決評釋/陳榮傳/5 ‧內線交易中有關「內線消息」與消息「公開」之認定 ──評最高法院一○四年度台上字第三七六號刑事判決/郭大維/14 ‧食與不食有別乎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九十五年度保險上易字第八號民事判決評析/卓俊雄/23 雙評釋義 ‧父死後確認親子關係訴訟及重婚配偶於繼承權回復訴訟之當事人適格 ──評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一號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一○二年度家上更(一)字第六號民事裁定/鄧學仁/31 ‧由生父死後認領之訴之當事人適格論重婚效力的演變 ──評臺灣高等法院一○二年度家上更(一)字第六號民事裁定/戴瑀如/38 司法論壇 ‧初探跨境案件之境外羈押折抵刑期(下) ──以最高法院裁判為中心/楊婉莉/49 ‧臺北大巨蛋開發案之環評爭議探討(下)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年度訴字第一七五一號、最高行政法院一○二年度判字第四五三號判決之研析/吳佳霖/66 ‧拒絕適用憲法的行政法院 ──釋字第七三○號解釋評釋/李劍非/76 經典裁判 ‧特留分扣減之方法 ──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九一八號民事判決/黃詩淳/91 裁判選輯 ‧公法/94 ‧民法/101 ‧刑法/108
No image available
No author available
· 2020
No image available
· 2011
No imag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