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cutting issues, by their very nature, usually cause legal and practical complications and go beyond a purely trade dimension. How to ensure that trade measures taken under the WTO would not turn into excessively disruptive ele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on-economic interests or the operation of different regimes poses a challenge ahead for the WTO. This book addresses this challenge from two perspectives. Part I explorers some key non-economic concerns. It includes issues on FCTC tobacco advertisement restrictions, anti-tobacco smuggling in light of Dominican-Cigarettes Case, compulsory licenses for access to medicine under 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excessive trade response to 2009 A/H1N1 influenza outbreak, and trade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anti-dumping. Part II discusses some area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healthier trade ties. It includes issues on DSU Article 21.5 compliance proceedings, export subsides remedies, DSU Article 25 arbitration, EC-IT product Case, and region al procurement arrangements in East Asia. It is expected to be a useful book that helps readers (including scholars, practitioners, and students) wid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TO law. 跨領域議題係WTO貿易體系的重要部分。其中,貿易與區域整合、環境、投資、公共衛生、文化保護或人類價值等議題之關連性,受到相當的重視。跨領域議題究其本質,乃超越單純的貿易範疇,故常引起法律及實務層面的複雜性。因此,如何確保WTO下的貿易措施不致對非經濟利益之保護或不同規範領域之運作,構成過度干擾,係WTO面臨的新挑戰。 本書第一部分探討若干主要的非經濟關切。相關議題包括FCTC菸品廣告限制、Dominican-Cigarettes案與菸品走私、雙邊投資協定下之藥品強制授權、因應2009 A/H1N1新流感之過度貿易措施、反傾銷架構下之貿易與文化保護。本書第二部分則以促進更健全之貿易連結之角度處理若干領域。相關議題包括DSU 第21.5條履行審查小組程序、出口補貼救濟、DSU 第25條仲裁、EC-IT product案、東亞區域之政府採購安排。 藉由跨領域議題展現的多元面向,本書希望有助於讀者擴展其對WTO法律瞭解之廣度與深度。 購買紙本圖書: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3994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第一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内容多為新興經貿議題,舉凡WTO爭端解決機制、基因改良食品標示之貿易規範、環保與貿易制裁,以及WTO政府採購措施案件,均在探討之列。四篇經過匿名審稿之佳作,不僅是一時之選,各篇更由著名之學者專家及官員評論。可預見地,未來無論是在經貿規範之學術探討上,抑或在國家經貿政策之制定上,本書均將具有不可取代之指標功能。 1. 多邊架構下之爭端解決:論WTO爭端解決機制及其對台灣之影響(彭心儀) -多邊架構下之爭端解決:評「論WTO爭端解決機制及其對台灣之影響」文(劉大年) -多邊架構下之爭端解決:評「論WTO爭端解決機制及其對台灣之影響」文(姜家雄) 2. 論WTO架構下基因改良食品標示之貿易法問題(林彩瑜) -評釋「論WTO架構下基因改良食品標示之貿易法問題」一文(徐源泰) -從歐體有關基因轉殖食品之規範評論:「論WTO架構下基因改良食品標示之貿易法問題」一文(黃立) 3. 貿易與環境:以世貿組織對環境措施之判決為本,探討培利環保貿易制裁之合法性(倪貴榮) -貿易與環境:評「以世貿組織對環境措施之判決為本,探討培利環保貿易制裁之合法性」文(施文真) -貿易與環境:以世貿組織對環境措施之判決為本,探討培利環保貿易制裁之合法性(牛惠之) 4. 世界貿易組織:「韓國之政府採購措施」乙案之評析(李貴英) -由韓國仁川國際機場採購爭端案看政府採購協定與諮商:評「『韓國之政府採購措施』乙案之評析」文(蘇明通) -政府採購與爭端解決:評「世界貿易組織:『韓國之政府採購措施』乙案之評析」文(楊光華)
· 2011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貿系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之第十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本屆研討會特別邀請前WTO爭端解決上訴機構成員—松下滿雄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會中所探討的主題也相當多元,包括:科技匯流與條約解釋、WTO與區域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之衝突與調和、國貿條規之適用及新版本之修訂、國際關係理論作為WTO法律與政策研究工作之探討、「投資人與國家爭端解決」仲裁規範之比較研究、金融海嘯與世貿組織之金融服務貿易規範,以及航空業納入歐盟排放權交易制度的法律分析,皆是目前國際經貿法學領域相當熱門的議題,並由國內相當傑出之學者分別撰寫。本論文集除了收入專題演講錄音實錄及上述七篇論文外,亦包含研討會當日應邀之專家學者之評述,以及與會之各界先進對上述議題之討論,內容十分精彩,盼做為有興趣研究上述議題者之重要參考。 1. 科技匯流與條約解釋─探討「服務業特定承諾」的時代性兼評WTO中國視聽服務案(彭心儀) 2. 論WTO與區域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之衝突與調和(林彩瑜) 3. 論國貿條規(Incoterms)之適用及其新版本之修訂(蔡孟佳) 4. 國際關係理論作為WTO法律與政策研究工具之初探(周旭華) 5. 「投資人與國家爭端解決」仲裁規範之比較研究:以2004年美國投資條約範本、美韓FTA投資專章、中國與東協投資條約為中心(易建明) 6. 金融海嘯與世貿組織之金融服務貿易規範(楊光華) 7. 航空業納入歐盟排放權交易制度的法律分析(施文真)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六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此研討會在國内WTO法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之地位。書中所探討主題包括施文真教授所發表之「由『片面宣言之效力』與「禁反言原則』於WTO爭端案件中之適用論我國片面遵守國際環境公約之政策」、楊光華教授所發表之「從專利特許實施個案論我國對TRIPS協定義務之履行」、蔡孟佳教授所發表之「WTO貿易便捷化與相關問題之探討」,以及牛惠之教授所發表之「WTO技術性貿易障礙(TBT)協定就安全貿易之適用與限制」。四篇專文均經由與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相同之雙向匿名審稿制度進行最公正之審閱,不僅是一時之選,各篇更經由著名學者專家評論,内容精彩可期。除上述專論之發表外,本書同時收錄研討會當天之會議實錄,包括張新平教授於研討會當天之專題演講内容,張教授執我國國際貿易法學界之牛耳,其著作等身,於國際經貿法學界享譽盛名,故本書内容對於研究WTO之各界人士極具參考價值,實為探討國際經貿法規必備之專業書籍。 1. 由「片面宣言之效力」與「禁反言原則」於世界貿易組織爭端案件中之適用論我國片面遵守國際環境公約之政策(施文真) 2. 從專利特許實施個案論我國TRIPS協定義務之履行(楊光華) 3. WTO貿易便捷化與相關問題之探討(蔡孟佳) 4. WTO技術性貿易障礙(TBT)協定就安全貿易之適用與限制─環保標示、 GMO標示之評析(牛惠之)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之第八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除了當日精彩的會議實錄外,亦全文刊載五篇發表的論文: 「TRIPS協定之例外條款:以概括型例外條款為中心」、「UCP 600運送條款之新規定及其影響」、「WTO協定衝突條款之適用問題」、「由交易單位之法律性質論排放權交易制度與GATT/WTO」與「從歸零法則之發展看WTO司法與立法之互動」,篇篇擲地有聲。另外本屆研討會值得一提的特色之一,就是國家講座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羅昌發教授所做之「WTO法律能力建構」的專題演講。 1. 從「歸零法則」之發展看WTO司法與立法之互動(楊光華) 2. TRIPS協定之例外條款:以概括型例外條款為中心(王立達) 3. UCP600運送條款之新規定及其影響─以第19條至第22條為中心(張新平) 4. 由交易單位之法律性質重新檢視排放權交易制度與WTO之關係(施文真) 5. WTO協定衝突條款之適用問題(張南薰)
· 2017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七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了跨境資料流通與資料在地化之爭議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再生能源躉購政策與WTO相關規範之關係、貿易自由協定是否得做為落實國際漁業管理機制之途徑、以及WTO下與互惠相關的基礎原則的落實等最新發展之熱門國際經貿法議題,同時,本書亦針對國際投資法,探討了菸品商標管制與投資保障的衝突,以及投資協定下之環保條款的探討。除上述專題論文外,本書購收錄會議當日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1. 從服務貿易自由化角度論資料在地化措施(陳在方) 2. WTO基本原則之落實──以互惠相關規則及其作用為中心(周旭華) 3. 再生能源之購電政策與WTO協定之合致性(張南薰) 4. 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作為落實國際漁業管理機制之途徑(陳貞如) 5. 國際投資爭端中菸品包裝規範與商標使用爭議之探討──以Philip Morris v. Uruguay案為中心(楊培侃) 6. 論環保條款於投資協定之新定位(薛景文)
No image available
No author available
· 2002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七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容涵蓋下列五篇文章:從歐體生技產品爭端之裁決論SPS協定對GMO規範之影響、論「杜哈TRIPS協定與公共衛生宣言」對「國家緊急危難或其他緊急情況」的解釋與潛在爭議、GATS政府採購談判之展望—2007年政府採購協定後之可能發展、能源安全與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抑或是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障及促進文化表現多樣性公約」與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之潛在衝突與調和,並收錄研討會當天之會議實錄。本屆研討會值得一提的特色為邀請到我國現任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總代表鄧振中大使為此次之學術研討會進行專題演講,演講內容亦收錄於本論文集中。 1.從歐體生技產品爭端之裁決論SPS協定對GMO規範之影響(林彩瑜) 2.論「杜哈TRIPS協定與公共衛生宣言」對「國家緊急危難或其他緊急狀況」的解釋與潛在爭議(牛惠之) 3.GATS政府採購協定的展望──以歐盟「GATS政府採購附件」提案為中心(楊光華) 4.能源安全、GATT/WTO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施文真) 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障及促進文化表現多樣性公約」與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之潛在衝突與調和(徐輝彥)
· 2012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二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本屆研討會中探討之主題相當多元,包括:國際貿易法下農產品地理標示之意涵、TBT協定下製程與製造方法之適用問題、歐盟2004/24/EC傳統草藥製品指令之管制結構與WTO規範之相容性、WTO爭端解決交叉報復之制度與實踐、國際法之破碎性於國際漁業貿易規範之體現、中國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現況,思維轉換及其予台灣之借鏡、非政府組織與跨國公司在WTO中的「參與」,皆是目前國際經貿法學領域相當熱門之議題。本書不但收錄上述專題之論文發表,同時涵蓋會議當日之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之觀點,以饗讀者。 1. 國際貿易法下農產品地理標示之意涵:以歐盟農產品及食品地理標示暨原產地標示規章為例 (陳麗娟) 2. TBT協定下環保標示之適用問題:評析2011年美國進口鮪魚案 (何婉君) 3. 試論2004/24/EC歐盟傳統草藥製品指令之管制結構與其適法性 (吳建輝) 4. WTO爭端解決交叉報復之制度與實踐 (楊培侃) 5. 國際法之破碎性於國際漁業貿易規範之體現 (陳貞如) 6. 中國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 (黃珏) 7. 誰擁有WTO?論非政府組織與跨國公司在WTO中的「參與」 (譚偉恩、蔡育岱)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九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所探討之主題包括:服務貿易之原產地規則、優惠減損問題、地理標示、專利權之強制授權、中國汽車案引發之關稅拘束問題,以及能源稅與碳稅之邊境稅調整,皆是目前國際經貿領域相當熱門的議題,並由國內相當傑出之學者分別撰寫。本論文集除收錄上述六篇論文外,亦包含研討會當日應邀之專家學者之評述,以及與會之各界先進對上述議題之討論,內容十分精彩,盼做為有興趣研究上述議題者之重要參考。 1. 論服務貿易之「原產地規則」(彭心儀) 2. 多邊貿易談判對開發中國家優惠減損問題(蔡孟佳) 3. 論地理標示之國際保護(許忠信) 4. WTO會員設定強制授權事由的權限:以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之解釋原則分析飛利浦CD-R專利特許實施事由與TRIPS的相容性(倪貴榮) 5. 實質課稅?看世貿組織「中國─汽車零件案」及我行政法院相關判決(楊光華) 6.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之邊境稅調整規範:兼論對能源稅與碳稅設計之啟示(施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