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brary button
  • Book cover of 外交與國際談判的藝術與智慧

    國立臺北大學智庫中心於2018年成立後,藉由跨域合作之契機,順利籌組「外交與國際事務研究群」,邀請國內外共計十五位外交實務、國際法、及國際關係領域之講座擔任主筆,藉此將我國的外交談判實務案例推廣於社會各界。本書之內容兼顧理論與實務,以「個案研究」方式探討台灣在面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所經歷的困境與挑戰。 本書作為教學研究參考用書,適合涉外事務公部門人員、有志於從事涉外領域之青年學子、學術界同道等閱讀。目前台灣並沒有相關外交與國際談判書籍之出版係以「實務案例導向」、「理論分析」、搭配「個案研究」之方式呈現,本書作為開創性引導之風,以科普方式撰寫,務求「接地氣」及「專業化」,期能兼顧「政策重要性」與「學術參考性」。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外交與國際談判之經驗,得以推廣至社會大眾

  • Book cover of 第19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九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了: 1. 論歐盟新著作權指令草案對網路產業發展的影響(張郁齡) 2. 國際投資保障協定「適法性條款」之適用與效力──以 Fraport v. Philippines為核心(張愷致) 3. 國際投資仲裁下先行裁決程序之規範與實踐(陳在方) 4. 從WTO「澳洲─菸品素面包裝案」論必要性與合理性作為合法政策空間之衡量標準(楊培侃) 5. 當「杜哈公共衛生宣言」遇上TRIPS-Plus——藥品專利連結是否會阻礙強制授權的實施?(牛惠之) 除上述專題論文外,本書更收錄會議當日之WTO改革圓桌論壇及專題論文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 Book cover of 第24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 所舉辦之第24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共收錄以下研討會上發表的六篇專題論文 1.貿易救濟制度之新挑戰與美國之修法回應 2.再探公共衛生與智慧財產保護之調和: 探討《IHR 2024》以及《大流行病協定》草案對WTO/TRIPS之影響與衝擊 3.從SDGS之視角論投資人地主國投資爭端解決之改革───UNCITRAL程序以及跨領域議題草案初探 4.美國印太經濟架構作為貿易協定的特性與挑戰 5.論區域貿易協定下勞工議題之規範因應策略 6.自由貿易協定對於非貿易規範執行機制之發展趨勢:以歐韓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墨加貿易協定之勞工條款為核心

  • Book cover of 第17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七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了跨境資料流通與資料在地化之爭議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再生能源躉購政策與WTO相關規範之關係、貿易自由協定是否得做為落實國際漁業管理機制之途徑、以及WTO下與互惠相關的基礎原則的落實等最新發展之熱門國際經貿法議題,同時,本書亦針對國際投資法,探討了菸品商標管制與投資保障的衝突,以及投資協定下之環保條款的探討。除上述專題論文外,本書購收錄會議當日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1. 從服務貿易自由化角度論資料在地化措施(陳在方) 2. WTO基本原則之落實──以互惠相關規則及其作用為中心(周旭華) 3. 再生能源之購電政策與WTO協定之合致性(張南薰) 4. 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作為落實國際漁業管理機制之途徑(陳貞如) 5. 國際投資爭端中菸品包裝規範與商標使用爭議之探討──以Philip Morris v. Uruguay案為中心(楊培侃) 6. 論環保條款於投資協定之新定位(薛景文)

  • Book cover of 第12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二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本屆研討會中探討之主題相當多元,包括:國際貿易法下農產品地理標示之意涵、TBT協定下製程與製造方法之適用問題、歐盟2004/24/EC傳統草藥製品指令之管制結構與WTO規範之相容性、WTO爭端解決交叉報復之制度與實踐、國際法之破碎性於國際漁業貿易規範之體現、中國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現況,思維轉換及其予台灣之借鏡、非政府組織與跨國公司在WTO中的「參與」,皆是目前國際經貿法學領域相當熱門之議題。本書不但收錄上述專題之論文發表,同時涵蓋會議當日之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之觀點,以饗讀者。 1. 國際貿易法下農產品地理標示之意涵:以歐盟農產品及食品地理標示暨原產地標示規章為例 (陳麗娟) 2. TBT協定下環保標示之適用問題:評析2011年美國進口鮪魚案 (何婉君) 3. 試論2004/24/EC歐盟傳統草藥製品指令之管制結構與其適法性 (吳建輝) 4. WTO爭端解決交叉報復之制度與實踐 (楊培侃) 5. 國際法之破碎性於國際漁業貿易規範之體現 (陳貞如) 6. 中國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 (黃珏) 7. 誰擁有WTO?論非政府組織與跨國公司在WTO中的「參與」 (譚偉恩、蔡育岱)

  • Book cover of 第18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十八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了貿易便捷化協定「授權營運者」條款初探、投資人與地主國仲裁程序中的地主國反訴與投資人仲裁義務——以Urbaser案為中心、國營事業跨商業活動之競爭議題與新貿易規範之必要性、巨型區域貿易下「法規一致性」之發展及其界線、論歐盟對我國非法(IUU)捕魚可能之貿易制裁,以及我國之因應以及政策目標的交錯與互動:論我國有機食品管制的特色與WTO規範合致性。除上述專題論文外,本書更收錄會議當日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1. 貿易便捷化協定「授權營運者」條款初探(周旭華) 2. 投資人與地主國仲裁程序中的地主國反訴與投資人義務──Urbaser案為中心(高啟中) 3. 國營事業跨國商業活動之競爭議題與新貿易(楊培侃) 4. 巨型區域貿易協定時代下「法規一致性」之發展及其界線(林勤富) 5. 論歐盟對我國非法(IUU)捕魚可能之貿易制裁以及我國之因應(陳貞如) 6. 政策目標的交錯與互動:論我國有機食品管制的特色與WTO規範合致性(薛景文)

  • Book cover of 第23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法律研究中心」 所舉辦之第23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除了收錄以下研討會上發表的五篇專題論文外,亦收錄會議當日之專題演講「國際投資協定之典範移轉?論WTO 投資便捷化協定之發展面向」及專題論文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1.貿易障礙調查程序之研究—以美歐中臺之調查程序為例 2.數位貿易下的包容性貿易與原住民族議題: 以紐西蘭貿易協定實務與懷唐伊法庭報告為例 3.綠色經濟合作新模式? 評估《新加坡—澳洲綠色經濟協議》 4.WTO會員貿易自由化程度與其治理COVID-19疫情成效之關聯性研究 5.論區域貿易協定下中小企業跨國貿易障礙之規範因應

  • Book cover of 第20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所舉辦之第二十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除了收錄以下研討會上發表的六篇專題論文外,亦收錄會議當日之專題演講「條約解釋與憲法解釋的對照與啟發」及專題論文討論實錄,盼能完整呈現與會先進觀點,以饗讀者。 1. 皇冠之珠的悲歌﹔論上訴機構之危機、改革、與前景(楊光華) 2. 隱藏版的皇冠之珠﹔WTO 透明化機制之功能改革願景(施文真) 3. 國際經濟法之管制調和﹔從實證出發(彭心儀、余靜玫) 4. 數位貿易規則對本國文化保護措施之影響﹔以隨選影音媒體服務之本地內容要求適法性(李淳、王煜翔) 5. 出口管制及WTO適法性探討﹔以美國出口管制制度及爭議為例(顏慧欣、聶廷榛) 6. GATT XXI 國家安全例外的審查與適用──以Russia──Traffic in Transit案為核心探討(張愷致、羅傑)

  • Book cover of 第14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中心的「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於今年邁入第十四個年頭,由於欣逢世貿組織(WTO)成立第20週年,故今年特別擴大舉辦,增加了兩場完全以英文進行的圓桌論壇,邀請亞洲知名的經貿法學者來台一起討論在TPP、RCEP這類巨型的自由貿易協定(Mega FTAs)頭角崢嶸的時代,WTO未來可能之發展方向。 1. 杜哈單一承諾談判模式之鬆綁(周旭華) 2. 認真對待憲法:如何開始思考對外經貿政策-國際貿易法之憲法化(吳建輝) 3.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談判有關醫藥衛生議題之規定與爭議初探(楊培侃) 4. 水平政策與政府採購協定之義務及例外規定(張南薰) 5. 巨型區域貿易協定之發展與啟示:以亞太地區為例(安德根、彭心儀、中川淳司、渡邊賴純) 6. 世界貿易組織二十載:從過往經驗展望未來(安德根、林彩瑜、中川淳司、渡邊賴純)

  • Book cover of 台灣科技產業美國專利訴訟30年之回顧

    本書以台灣企業在美國專利訴訟三十年的回顧為經,以實證分析趨勢發展為緯,解析台灣科技產業因應美國專利訴訟及所受之影響,除介紹最高法院與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重點案件與專利事業體(NPE)之發展外,也就聯邦法院及國際貿易委員會之台灣企業訴訟,以產業別進行實證分析。本書另依訴訟爭點,就侵權主觀要件、標準專利、授權與損害賠償等重要議題予以討論。台灣科技業在美國專利訴訟上已有相當經驗,近年勝訴率不斷提升。2011年美國發明法(AIA)改革專利制度,在專利商標局挑戰專利有效性更成為專利戰主軸,二版對於專利複審制度予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