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論 .從無牆大學理念論析高等校院推廣服務的角色定位與扮演/王政彥 .國內外大學新生定向輔導的現況分析與啟示/高熏芳、蔡易倫 學術研究 .大學教師人力和資源投入與論文產出之關聯性分析/黃月純、王如哲 .橘子與香蕉如何比?從SSCI看臺灣高等教育學術評鑑之迷思/周祝瑛 .大學生對教師的回饋:大學教師所不知道的一面/詹志禹、吳佳蓉 .高等教育的優質教學:理論架構的探究與教學品質的提升/羅寶鳳 .國內後設分析應用研究發展之概況/謝進昌 .失落的一角:宗教教育/王千倖 教育政策與管理趨勢 .學習導向之領導:40年來經驗研究的教導(上)/何佳瑞譯 “Leadership for learning: lessons from 40 years of empirical research,” Philip Hall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25-142, Vol. 49, No. 2, 2011), @ Re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 from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課程與教學 .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之特質/蔡清田 國際瞭望 .英國2011年高等教育白皮書─以學生為制度之心/楊瑩 教育名詞解釋 .診斷型評量/吳清山、林天祐
本手冊的主題包括:生理性別、性別認同、性別刻板印象、性傾向(性取向),以及性別平等╱歧視等。各章內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釐清概念定義,簡介目前的理論與研究發現,另提供作為補充的延伸閱讀與教學資源;第二部分是教學原則,乃是以本書的基本理念為基礎,對教師提出一些教學上的叮嚀;第三部分是真實案例,主要是為了幫助教師更深入了解該章的概念或理論。 本書適合各級學校教師或是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相信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主題會有更深入之了解。 各界推薦 性別平等係普世的價值,以教育方式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需豐富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一群教育工作者在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時,費時近兩年將性/性別之多樣化(sex/gender diversity)中所涵蓋的重要名詞及面向從事學術探討,方便各級學校教師經由教學達成所期待之學生核心素養。盼望在未來社會中,性別間能更加互相尊重、和諧與平等!~晏涵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退休、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 近年來,性平教育在多方討論與參與下,日益受到重視,但對於性平教育究竟要如何教、教些什麼,仍亟需系統性的教材供第一線教師參考。本書針對性平教育領域中的基本核心概念進行梳理,提供案例資料,旁徵博引,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王秀槐(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全人發展的性別平等教育,「男性不等於男人,女性也不等於女人」,前者的男性與女性是一種經社會化的刻板性別角色;後者則是從全人發展的教育觀點,期待培養下一代具剛柔並濟性別角色的「全人」。這本教學資源手冊能從學理上,完整梳理生理性別、心理性別、社會性別、性傾向及性別歧視等在推展性別平等教育時容易混淆的相關重要概念,相當有助於國內「全人發展」的性別平等教育之落實,個人很樂意推薦給大家。~高松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前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前臺北市立大理高中校長) 本手冊歷經兩年用心編寫,清楚定義核心概念並深入探討,每章之教學原則、真實案例、豐富多樣的參考資源,可供教學現場實務運用,十分有助於性別平等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進行專業對話,俾利我國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與落實。~張文昌(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前臺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臺北市立松山家商教師)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No image available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