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brary button
  • Book cover of 刑事法學的浪潮與濤聲:刑法學──甘添貴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論文集的書名,定為:「刑事法的浪潮與濤聲」。表示刑事法的新思潮,像海浪一波波地湧至;眾多學者的看法,就像濤聲一樣,陣陣的襲來,美不勝收。 The name of this Festschrift is called“Currents and Waves of Criminal Law Science.”It means that new thoughts surge through criminal law like never ending currents, one following after the other. Views from various scholars come like wave after wave spectacularly.

  • Book cover of 月旦裁判時報第54期

    裁判時報 .職業團體理事長產生方式的憲法意涵 ——釋字第733號解析/劉靜怡/5 .依嗣後增訂之政府採購法第87條第5項追繳押標金之合法性 ——評最高行政法院105年3月決議及行政院工程會9000318號函釋/林家祺/11 .BOT契約的法律性質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624號民事裁定評釋/謝哲勝/21 .婚姻無效與不成立衍生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評高等法院104年度重家上字第8號民事判決/陳重陽/27 .著作權間接侵權之適用 ——論智財法院104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2號刑事判決/馮震宇/35 .上海一中院承認新加坡仲裁案(西門子訴黃金置地) ——滬一中民認(外仲)字第二號評析/許耀明/44 雙評釋義 .頂新油品案 ——評彰化地院103年度矚訴字第2號、104年度訴字第314號刑事判決/柯耀程/50 .從「頂新判決」談「傳聞例外」/林裕順/57 司法論壇 .照顧需要性之評估 ——從長期照顧服務法與長照實務談起/林谷燕/64 .司法改革的一步棋: 建立完整的妨害司法公正罪/邱忠義/73 會議綜述 台灣法學會司改論壇(四) .法律人職業制度之改革 蔡碧玉、柯格鐘、謝煜偉、王金壽、高金枝、吳從周、張菊芳、姜世明、連孟琦、吳俊達/81 實務法學 .林鈺雄、王士帆/99 裁判選輯 .公法類/112 .民法類/120 .商法類/126

  • Book cover of 月旦裁判時報第27期

    裁判時報 ●自行迴避與申請迴避之區分 ──最高行政法院一O二年度判字第五六O號評析/蕭文生/5 ●稅捐漏稅罰的裁罰要件與舉證責任 ──最高行政法院一O二年度判字第二五七號判決評析/黃士洲/16 ●抵押權設定契約書記載的效力與土地法三四條之一優先購買權行使的限制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031號民事判決評析/謝哲勝/26 ●刑事訴訟法偵查不公開與刑法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之關係 ──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2年度矚易字第1號判決為例/楊雲驊/35 ●毒樹果實理論之實務具體運作 ──簡評最高法院一O二年度台上字第三二五四號判決/黃朝義/47 ●再審與法官迴避 ──簡評最高法院一O二年度台抗字第一四三號刑事裁定/李榮耕/54 雙評釋義 ●名存實亡的監察對象特定原則 ──一O二年度台上字第一五九七號判決/錢建榮/61 ●法院核發搜索、監聽令狀之「相當理由」審查基準 (「雙叉法則」還是「綜合判斷法則」?) ──最高法院一O二年度台上字第三一二七號判決評析/葉建廷/74 ●肉身抗議與強制罪 ──簡評苗栗地方法院一O二年度易字第三九七號判決與 彰化地方法院一O一年易字第一O一號判決/盧映潔/82 ●抗議、靜坐與強制罪 ──評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二年度上易字第八一一號刑事判決/許恒達/88 法界觀點 ●法官審判時之認事用法應否考量原住民族之特性?(上)/邱忠義/113 ●檢察一體之再考(上)/蕭惠菁/126 ●聲請交付法庭錄音不應有任何限制 ──刑事訴訟發現真實之觀點/洪健樺、羅婉瑜/138 經典裁判 ●施行詐術促成性交決意是否亦屬違反意願? ──評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上字第二四八號判決/蔡聖偉/151 裁判選輯 ●釋字第七一八號 緊急性及偶發性集會、遊行之申請許可規定,違反比例原則,不符憲法保障集會自由之意旨/155 實務法學/曾品傑/162 裁判選輯 ●最高法院一O三年度台上字第八八二號判決 刑事訴訟被告之同居人為「告訴人或被害人」時, 其立場與被告具潛在之利害衝突, 無異於民訴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二項之「他造當事人」, 應類推適用禁止對之送達/176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教室第126期

    法學教室 .三分之一立法委員聲請釋憲程序要件的精確思考/吳信華/6 .公政公約在限制出境稅務判決之適用/黃俊杰/9 .論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僱用人對於受僱人之保護義務/林信和/12 .自由處分金與剩餘財產分配/鄧學仁/15 .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與類似必要共同訴訟/楊淑文/18 .第三人撤銷訴訟之當事人適格/劉明生/21 .受益人喪失受益權之時點/葉啟洲/24 .被害人受騙之承諾 /吳耀宗/27 .警詢時的全程連續錄音(影)/李榮耕/30 .公訴檢察官訴之變更效力及法院審判之對象/朱朝亮/33 .我可不可以愛你︰律師司法官可以跟當事人或證人談戀愛嗎?/劉宏恩/36 .營業秘密等同於工商秘密?/馮震宇/39 基礎講座 .民法總則講座:第一講 自然人的權利能力/陳聰富/42 .間接強制金之裁定及執行 ──家事債務履行確保方法之一(二)/許士宦/53 .妨害電腦使用罪章:第一講 保護法益與規範功能/蔡蕙芳/62 法學論述 .新修正刑法「可易刑處分與不可易刑處分」之數罪併罰問題及刑訴法「原住民及無資力民眾律師依賴權」性質之探討/邱忠義/73 實務選編 .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區分標準/81 .民法第一六九條但書中故意過失之認定/99 .是否有刑法第一九條之事由雖涉醫學專業,但仍應由法院綜合全部資料為判斷/112 時事直擊 .大法官會議釋憲制度將有大變革/129 .遺囑與特留分/129 .證期局將檢討薪資報酬委員會制度/129 .上訴二審與具體理由/129 文獻新訊/136 修法動態 .行政訴訟法、刑法/139 測驗/142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1088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12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教室第144期

    法學教室 .呼籲設立天體營河岸之集會/蕭文生/6 .稅捐債權之執行期間/劉建宏/9 .當事人能力/張文郁/12 .財產分離/吳煜宗/15 .民法第一八四條第二項之適用/蔡晶瑩/18 .假扣押之執行程序終結與消滅時效中斷之事由終止/吳從周/21 .內線交易犯罪所得之計算/廖大穎/24 .偷換零錢的風波/吳耀宗/27 .網路文字交談的隱私利益及其刑法保護/許恒達/30 .青春專案/李佳玟/33 .GATT-WTO體制下國民待遇之意涵/葉錦鴻/36 .反向混淆於商標法之適用/李素華/39 基礎講座 .憲法基礎講座 第二講 自制憲權之觀點思考我國憲政改革之問題點/李仁淼/42 法學論述 .大學教授從事科研計畫不實聲請經費案之新發展 ──兼評最高法院103年6月24日第十次刑事庭會議最新決議/邱忠義/54 新聞法律講座 .監察人代理董事長/邵慶平/60 實務選編/65 時事直擊 .這次不罰了!!!/120 .起手無回大丈夫 .論股東會之召集權 .從冒用他人資料訂火車票論刑法上準文書 文獻新訊/128 修法動態/131 .律師考試二試變革:新增選試科目/142 測驗/147

  • Book cover of 月旦裁判時報第28期

    裁判時報 ●論免稅額與扣除額之意義 ──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八年度判字第一一七五號判決評釋/柯格鐘/5 ●何去何從的年齡間接歧視 ──最高行政法院一○一年度判字第一○三六號判決評析/林更盛/18 ●數不動產合併分割 ──最高法院一○○年度台聲字第九三三號民事裁定/謝在全、王遐齡/29 ●民事事件可否併入家事事件統合處理 ──以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抗字第八○二號民事裁定為例/李太正/37 ●想像競合一行為之認定 ──簡評最高法院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七與二四四九號刑事判決/謝開平/47 雙評釋義 ●羈押要件判斷基準 ──從衝撞總統府案件等論起/黃朝義/62 ●法律理性?威權文化幽靈? ──衝撞總統府事件中五度五關相關裁定的綜合評釋/林孟皇/75 法界觀點 ●評析大陸刑事訴訟法之監視居住/林錦村/91 ●法官審判時之認事用法應否考量原住民族之特性?(下)/邱忠義/112 ●檢察一體之再考(下)/蕭惠菁/123 經典裁判 ●法律行為「一部無效」之法律效果解析 ──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八二一號民事判決/呂麗慧/138 裁判選輯/145 實務法學/曾品傑/155 裁判選輯/171

  • Book cover of 月旦裁判時報第35期

    裁判時報 ‧預約之認定與不履行之損害賠償範圍 ──最高法院一○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九八一號民事判決評釋/林誠二/5 ‧對胎兒之認領 ──評臺灣高等法院一○三年家上字第四八號民事判決/鄧學仁/15 ‧消費訴訟之舉證責任 ──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一○四號判決的觀察/黃宏全/22 ‧訴訟繫屬登記、異議登記與善意取得 ──評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抗字第一一一○號裁定/劉明生/33 ‧宗教信仰拒絕輸血案 ── 一○二年度台上字第八○九號刑事判決評析/吳俊穎/41 雙評釋義 ‧「見解有異」作為「統一法令解釋」之要件 ──大法官釋字第七二六號解釋評析/吳信華/49 ‧勞動基準法第八四條之一另行約定而未經核備之效力 ──釋字第七二六號解釋評析/鄭津津/57 司法論壇 ‧言論、新聞自由與名譽、隱私權的界限衝突/邱忠義/65 ‧立法正當程序之審查 ──從充分審議之觀點/蕭惠菁/74 實務法學/曾品傑/85 裁判選輯/99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

    【本月企劃】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偵查法體系的基礎理論/陳運財/5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修正與評析/張麗卿/25 .訴訟迅速原則之具體實踐 ──以德國刑事訴訟晚近發展為例/何賴傑/46 【法學論述】 .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之商榷/吳明軒/63 .投資人的諾亞方舟 ──投資人保護中心與證券團體訴訟之實證研究/林郁馨/75 .弱者的屈辱與醫者的良知 ──歐洲人權法院P. and S. v. Poland/翁燕菁/98 .醫院進藥試驗納入專利試驗免責之研究/李芳全、倪貴榮、王文杰、吳允超/111 .避稅天堂的末日? ──談德國租稅光碟案之證據禁止爭議/於盼盼/143 【專題講座】 運動博弈專題研究系列之一 .論運動彩券發行機構甄選文件之法拘束力 ──行政爭訟相關實務見解評析/詹鎮榮/165 國際私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二 .國際裁判管轄/蔡華凱/181 稅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二 .租稅法律主義的再檢討/黃士洲/204 【案例解析】 .刑法背信罪之信託義務與商業判斷法則 ──以理性主義為基礎/邱忠義/216 【寰宇法訊】 .論共謀的射程(上)/十河太朗著、王昭武譯/228 .選舉法:國會對自己事務的抉擇/Prof. Dr. Hans Herbert von Arnim, Speyer 著、吳瑛珠譯/244 【焦點對話】 .「土地徵收之實體與程序正義座談會」會議綜述/260 文獻新訊/287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1335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13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

    【本月企劃】醫療訴訟與民事責任 論醫療過失的概念與功能/陳忠五/5 醫療責任訴訟之舉證責任/許士宦/26 醫事訴訟中因果關係之判定/吳志正/48 【法學論述】 結果加重犯與結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下) ──學說與判例、判決之分析檢討/陳子平/69 調解(調處)制度之研究 ──兼談調解人之法律風險/姜世明/84 健全公司治理的鑑識會計 ──從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重大消息成立時點談起/廖大穎、張進德/96 民事契約解釋原則與公共工程契約解釋/姚志明/113 黨團協商、特殊立法機制與權力分立/林超駿/126 論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變更章程召集事由之揭露義務及違反效果/李俊霖/150 【專題講座】 生物醫藥科技與食品安全專題研究系列之一 美國抗生素動物用藥之管制──政策與法律觀點/倪貴榮/172 【判解評析】 再論準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 ──以最高法院一○四年度第三次民事庭會議(一)為反思對象/游進發/186 【法律隨想】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短評──國際法觀點/姚思遠/196 關於羈押即時抗告制度修法建議及新修正再審要件之我見 ──併析對「偵查主體」的衝擊/邱忠義/204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雜誌第256期

    【特別企劃】華航罷工案 從華航罷工事件看幾個罷工相關的法律問題──一個德國法的觀點/林更盛/5 【本月企劃】南海仲裁案 臺灣應如何看待「南海仲裁案」之裁決結果?/宋燕輝/15 南海仲裁案──太平島之島/礁爭議探析/王冠雄/26 菲中「南海仲裁案」與海洋環境保護/許耀明/34 【本月企劃】長照法研析(上) 老人長期照顧契約之研究/鄧學仁/43 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簡評/葉啟洲/55 從心理學的老化理論探討臺灣之成年監護制度/黃詩淳/69 【法學論述】 人民聲請統一解釋之研析/徐璧湖/82 從Google關鍵字廣告判決探討商標維權使用與商標侵權使用的區別/劉孔中/91 原住民自製獵槍之認定及持有獵槍之管制新思維/邱忠義/102 【專題講座】 食安風險與法律專題研究系列之三食品安全管制措施於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下之新挑戰 ──以美牛管制為例/侯惇議、薛景文/124 羈押與防逃專題研究系列之一羈押與防逃/李濠松、陳為祥、楊雲驊、林裕順、李榮耕等/143 【判解評析】 一事不再理與自訴權競合 ──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39號等相關判決/薛智仁/176 【寰宇法訊】 歐盟2015/412號修正指令之基改作物的「自主退場」機制評論(下) ──歐盟成員國的合法轉圜空間/Matthias Herdegen、Carsten Kalla著;董保城、童子斌譯/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