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brary button
  • Book cover of 民法總則精選判決評釋

    民法是規範人民權利義務,具生活化特質的基礎法律,為法律初學者必備的法學知識。且民法可說是學習一切法律之入門。近年來法院判決對於民法進行解釋,所形成的法理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因此,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民事法研究中心從眾多判決中,嚴選重要民法總則相關判決二十餘則,進行分析及檢討。希望透過解說,使關心民法議題之人員對於判決事實及要旨能進一步理解。也期待此研究的成果,在民法學教育上或是實務上能有所貢獻。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

    【本月企劃】地方治理法制之挑戰與新局 後五都時代之直轄市自治權能之強化與調整──以行政區劃及自治立法權為中心/ 王毓正、鄭猷耀/5 地方自治與財政自主‧財政健全──監察院糾正臺南市運河星鑽案在憲法上界限的反 思/廖欽福/24 中央與地方的文化權限劃分問題與其爭議解決途徑──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中心/ 王服清/51 「地方治理法制之挑戰與新局」研討會會議綜述/74 【法學論述】 行政上法執行制度之合法性論議/劉宗德/103 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詹鎮榮/130 對臺灣關係企業規範之若干省思──在興利與防弊之間/杜怡靜/147 反酒駕戰爭的幾個程序問題/李佳玟/167 動物傳染病防治法制與動物福利/吳光平/184 由日本經驗看各種醫療糾紛調解制度及可能適合臺灣採取之制度:溝通關懷員 【專題講座】 強制執行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一 強制執行法之基本原則與理念/姜世明/214 智財判決專題研究系列之四十二 新聞事件照片之利用──評智慧財產法院一○一年度刑智上訴字第七號判決/鄭莞 鈴/231 【判解評析】 以遺囑處分遺產之方法與區別實益──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九一八號民事 判決及其他相關實務見解評析/黃詩淳/245 【寰宇法訊】 評析「歐巴馬健保法判決」──全國獨立企業聯盟訴西貝流士案/賈文宇/258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13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

    <法教> .許育典╱教師敘薪無需法律保留嗎? .楊子慧╱司法院大法官是否為憲法上法官? .林明鏘╱BOT案第三人行政爭訟之當事人適格 .陳添輝╱附條件權利人之雙重保護 .許政賢╱時效取得地上權與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姜世明╱法院對於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決定之核可程序 .林洲富╱訴之追加要件與預備訴之合併 .廖大穎╱公司法人格否認之法理 .邵慶平╱股東會決議召開股東臨時會 .鄭逸哲╱「臨床裁量適當」即屬「行為有價值」 .蔡聖偉╱"""醉上加罪——車禍事故中相關罪名的競合問題 """"""""" .呂丁旺╱違反法官倫理規範之懲戒 <基礎> .劉建宏╱訴願決定之效力與訴願再審 .許士宦╱家事審判之請求(上) <法學思維> .曾品傑╱法律解釋學之原理 <實務選編> <時事直擊> .我想組「林書豪黨」可以嗎? .養育之恩?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股東會熱潮即將席捲全臺 .放火罪相關問題之初探 <文獻新訊> <測驗>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1093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12

  • Book cover of 金融科技、人工智慧與法律

    近年來,各國資本市場在遇上AI技術在各層面的穿透與崁入後,不得不進入下一波產業革新與法律科技監理。人類在西方啟蒙時代與工業革命後逐漸形成以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發展的體制,在此之下,資本主義所形成的各類金融、貿易、貨幣等制度,透過二次大戰後的國際組織重建及發展,讓各國採取相對穩定且和平的政策,維繫國際秩序不墜。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的興起,標識著區塊鏈、虛擬貨幣、開放金融等已漸成為金融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AI之應用更帶動了FinTech的蓬勃發展。 國立臺北大學智庫中心於2018年成立後,藉由思想沙龍的跨領域合作契機,順利籌劃「金融科技研究群」,並邀集十位專精於FinTech財經面、科技面與法律面的跨領域研究者,共同構思撰寫本書,內容涵蓋「金融科技」、「人工智慧」,以及「法律規範」等三個重要主軸,進行跨域研究及深度對話,以「科技、法律與產業」三層結構之跨域交錯與互動,探討AI運用於金融科技的趨勢與挑戰。各種FinTech模式與AI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全新的商機,也對金融產業產生實質衝擊,金融產業經營模式的調整,使得相關的法規與監理規範,將有因應調整的空間。

  • Book cover of 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

    【特別企劃】越南台商投資保障與南海主權爭議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五一三越南排華暴動與台商投資求償問題/李貴英/5 .近期南海主權爭議/陳貞如/10 【本月企劃】憲政法理基本原則 .從憲法法理論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問題/陳慈陽/15 .媒體政治與自由經濟的憲法交叉點 ──我們需要怎樣的「媒體反壟斷立法」?/石世豪/35 .比例原則之功能與危機/林明鏘/65 【法學論述】 .西風東漸──談內線交易Civil Penalty制度之發展/林仁光/80 .從WTO法律觀點評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王震宇/98 .閉鎖性公司之公司治理與少數股東權之保障/林郁馨/131 .網路團購券之法律解析/李淑如/156 【專題講座】 .公平交易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二 多層次傳銷管理法制的新紀元/吳秀明、沈麗玉/170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專題研究系列之二 物權法之經濟分析導論(二)──效率/張永健/194 【判解評析】 .占有連鎖的存在與本質 ──在任意規定與當事人意思/游進發/206 【寰宇法訊】 .日本建物登記法制分析 ──借鏡我國建物登記改革之方向/林旺根/220 【法律隨想】 .從人權角度評析釋字第七一二號解釋/廖福特/246 【焦點對話】 .「綻放的太陽花──面對臺灣憲政危機與憲法時刻」會議綜述/陳慈陽、王韻茹、官曉薇、范文清、蘇彥圖/260 .「二○一四公司法暨證券交易法判決評釋研討會」會議綜述/賴英照、游啟璋、王志誠、陳彥良、戴銘昇、朱德芳、林郁馨、蔡英欣、林仁光、蘇怡慈、杜怡靜、江朝聖郭大維、林麗香/269 【新書饗宴】 .修辭式民主──兼論黃維幸教授之《現代法學方法新論》/胡全威/289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1359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13

  • Book cover of 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7期

    【當期企劃】中國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的關鍵字──寫在侵權責任法頒布之際/姚輝 .論消費者保護法上之商品責任──以商品自傷之損害賠償為中心/曾品傑 .論工作物致人損害責任/李顯冬、代朝霞 【專題研究】各國冤獄賠償制度之比較 .美國冤獄賠償法制/陳聰富 .日本刑事補償制度簡介──以補償的性質與求償機制為重心/李茂生 【法學論述】 .員工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之探討──以兩岸近年相關案例與規範為視角/張凱娜 .履行請求權之界限與給付不能──以中國大陸合同法為基點的比較法考察/李超 .損害賠償的稅法考量/楊彪 【兩岸案例評析】投資型保單的銷售爭議 .投資型保險商品關於說明義務與適合性原則之運用─台北地院九十六年度保險簡上字第六號及台北地院九十七年度再易字第一號判決/杜怡靜 .投資型保險:保障抑或投資?──台灣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七年度再易字第一號判決(三商美邦案)評析/葉林 【會議綜述】 .兩岸學者專家座談沙龍──中國大陸民事立法的現狀與展望/王軼

  • Book cover of 月旦裁判時報第14期

    裁判時報 夫妻所得共同合併申報所得稅之合憲性疑慮/謝榮堂 考生對大考中心違規扣分處分之行政救濟途徑/林明鏘 市場攤位係區分所有權之專有部分或共有分管之範圍?/蔡瑄庭 對他造於第二審提出新攻防方法無異議/吳從周 清算中公司對原任董事提起訴訟/邵慶平 股東「知情權」與投資人保護/謝易宏 非法持有管制空氣槍的犯罪故意/蔡聖偉 指認/吳巡龍 經典裁判 承攬人給付遲延時關於定作人解除權行使之限制/杜怡靜 砍取無經濟價值任人採刈之農作物(白露筍尾梢)/謝開平 法制新訊/個人資料保護法,這樣讀就對了/萬國法律 裁判選輯 最高行政法院一○一裁一六七裁定 年終考績屬對公務人員之管理措施,不得對之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法院九九台上一七二三判決 民法第四二五條之一所謂「所有權讓與」,解釋上包括讓與事實上處分權 最高法院一百台上五○八八判決 僅於維護公平正義或對被告利益有重大關係之事項,法院始負調查義務 購買紙本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1151 歷期雜誌: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info_new.asp?KindID=38

  • No image available

  • No image available

  • No image available

    陳文鈺

     · 2017

    當金融科技崛起, 形成新的經濟模式, 如同行動支付是除了現金, 支票及信用卡以外, 顧客能藉由智慧型手機進行支付方式的選擇, 而這變化肯定會對金融業造成影響, 同時亦會使得未來行動支付服務越來越便利, 逐漸邁入無現金消費的潮流.本文旨在探究行動支付服務對銀行業的影響, 以維持有效適當之內部控制制度運作, 健全經營未來行動支付服務.研究方法為先釐清行動支付定義, 再探討新興支付工具間之差異, 從信用卡, 電子票證到電子支付流程的轉變, 檢視行動支付服務相關規範, 後而因應國際法遵趨勢, 建置風險管理機制.總結而言, 金融科技創新應是由科技業所引導, 但科技業並無金融專業背景, 對於金融法令不熟悉, 往往在業務導向的前提下, 或為評估風險管理與法令遵循的經驗較為不足, 或為遊走灰色地帶與規避法令的趨使, 此研究希望能運用金融業風險監控之作為, 讓金融業成為金融科技的基地, 適時協助金融服務業策略性的發展, 合力建構未來台灣金融環境的競爭力.